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个医院比较好 http://m.39.net/pf/a_4789139.html

近日,两起重大医疗事故被同时曝出:医院重复使用吸管造成交叉污染,导致5名治疗者感染艾滋病毒;医院为了参加评选瞒报乙肝爆发。两起事故中,涉事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应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从中我们该汲取哪些教训?

背景事件

通报事件一:医院一名技术人员违反“一人一管一抛弃”操作规程,在操作中重复使用吸管造成交叉污染,导致部分治疗者感染艾滋病病毒,造成重大医疗事故。经疾控机构检测,确诊5例。

对相关责任人的处理:免去院长的行政职务和党委副书记职务,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免去党委书记的党内职务和副院长的行政职务;撤销分管副院长职务,免去其党委委员职务并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撤销检验科主任职务;免去医务部主任职务;免去院感科科长职务。直接责任人以涉嫌医疗事故罪,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并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通报事件二:山东医院爆发乙肝事件,该院血液透析室发现9名患者感染乙肝病毒。经国家、省、市专家组现场调查,认定这是一起因该院血液透析室违反院感操医院感染事件。

对相关责任人的处理:免去院长的行政职务和党委书记职务,免去分管副院长的行政职务和党委委员职务,免去院感科和护理部主任职务,撤销透析室主任、护士长职务。对以上人员和其他相关责任人给予党纪处分。

专家观点

生命所系警钟长鸣

法律评析——

医院技术人员违反了《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第12条规定,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用一灭菌”。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上述规定被简称为“一人一管一抛弃”原则。根据该法第33条和34条,相关责任人分别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直接责任人之所以以涉嫌医疗事故罪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是因为根据相关司法解释,符合“严重不负责任”法定情形之一:“严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及有明确规定的诊疗技术规范、常规”;造成艾滋感染,也符合“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

山东医院一案,之所以仅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行政制裁,而无刑事责任追究,其处罚依据为《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第33条和第35条,但根据相关司法解释,要追究其医疗事故罪,虽然符合“严重不负责任”的法定情形,但感染乙肝并未达到“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法定情形。至于是否符合“其他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后果”尚需相关部门依法判定。

两起案件引发我们哪些反思?

对这两起案件,有部分网络声音对相关部门作出调查结论中的“因为医护人员的原因”和“医院管理不到位”的字眼颇有微词,认为这样的调查结论无法让人信服,这里面确有部分情绪原因,但作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更应从中去反思点什么而不是与之情绪对抗或许更为明智之举。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持有良好的职业操守

医务人员应秉承“以病人健康为中心”的原则,时刻保持“慎独”精神,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对病人负责,对医院负责,对自己负责。无论是艾滋病还是乙肝,在医院被感染了,对于普通公众而言,都难以接受。医院承担的是救死扶伤的任务,不仅是盈利,更多的是责任。医务人员被冠以“白衣天使”称号,应懂得珍惜,用自己的行动守卫它。

严格遵守技术规范和标准化规程

医疗工作关乎人的生命,严格遵守技术规范和标准化规程至关重要。医院血液透析室因违反院感操作规程,导致9名患者感染乙肝病毒,这是偶然的吗?值得去深究。

加强医疗机构的责任心和技术监管力度

无论是感染艾滋还是血液透析感染乙肝,相信绝非技术失范。医院在爆发感染疫情后,为了参加评选还敢瞒报,这更非仅仅是所谓的“管理疏忽”了。院方错上加错的事后应对,是比“偶然”的感染疫情更致命的公共安全危机。乙肝疫情到艾滋感染,可能是不同的“技术失误”,但事故背后院方在责任心和技术监管规范方面令人深思。

落实医疗机构主体责任,树立“有错必担责,违规必付代价”意识

这两起医疗事故案件,不仅处理责任人员,该追究刑责的绝不放纵,而且对院领导层也进行包括撤职在内的处分。严格依法处理,落实主体责任,绝不能用一个内部专家组所谓“管理疏忽”的事故定性就草草了事。

加强法律知识学习

医院重大医疗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一名技术人员违反“一人一管一抛弃”操作规程,在操作中重复使用吸管造成部分治疗者感染艾滋病病毒。年原卫生部《关于对非法采供血液和单采血浆、非法行医专项整治工作中有关法律适用问题的批复》(卫政法号文)明确指出:“二、医疗机构将科室或房屋承包、出租给非本医疗机构人员或者其他机构并以本医疗机构名义开展诊疗活动的,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四十六条规定予以处罚。”《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46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出卖、转让、出借《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没收非法所得,并可以处以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完善流程防控院感

本报记者闫红霞

医院感染是导致患者感染、死亡和医疗费用增加的重要原因,医院感染是提供优质医疗质量、保护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内容,也一直是医疗行业面临的重要难题与挑战。医院是一家收治医院,医院交叉感染,该院严格制定制度、流程,确保感染事故零发生。

住院患者痰液处理流程

结核病等患者痰液的正确处理对于预防疾病扩散至关重要。为此,该院制定了住院患者痰液处理流程,对于不能下床活动的患者,将痰液吐进专用痰杯并拧紧杯盖,投入黄色医疗废物桶或打开杯盖,将痰液倾倒至卫生间马桶的下水道冲走,污染后的痰杯消毒浸泡60分钟冲洗干净后复用。

消毒隔离工作流程

隔离患者应住单间或相对独立区域,病室内或病室门口要备一次性防护服,穿脱处置正确,隔离单位门外应有手卫生设施;清洁区挂避污纸,以便随时使用;患者专用体温表、药杯、便器,使用后回收处理;隔离患者用过的医疗器械应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血压计、听诊器等用消毒液擦拭,血压计袖带若被血液或体液污染,应在清洁基础上使用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然后清洗干净,晾干备用;若患者有气性坏疽等特殊感染时,应严格隔离,宜使用一次性诊疗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进行双层密闭封袋按医疗废物处理,重复使用的器械遵照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执行。

治疗室、处置室、手术室、换药室要定期进行空气消毒,重点科室并做空气培养;各种内镜使用后必须认真清洗彻底消毒,用后进行严格消毒。

医疗废物处置流程图

该院对于医疗单位产生的医疗废物,如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放至黄色锐器盒)等,放至黄色医疗垃圾袋密封(3/4满),外包装袋要贴好标签,登记好并请交接人签字。之后由后勤服务中心人员运到医疗废物暂存点,分类暂存放于密封容器内,焚化站专职人员填写《危险物品转移联单》。最后对房间进行认真清洁、消毒。

医院感染控制流程

病人入院后,对于感染或怀疑感染的进行细菌室标本培养,对于有菌生长的进行药敏试验,若为多重耐药菌,应以危急值形式通知科室。感染控制处从内网提取报告后电话通知患者主治医生及科室护士,在班护士接医院感染手册上登记相关信息,并在病人览表上标识紫色条;夜班医师、护士早交班时要通告多重耐药信息。主治医院感染手册上完善相关信息(如抗生素耐药情况)。接触病人时,诊疗器械专用(如血压表、体温计),需公用的器械用后认真消毒。接触病人后,离开病人床旁或房间时,须把防护用品如手套等脱下,按规定处理医疗废物,并认真做好手卫生。

护士在病人床边及病历夹内面粘贴解除隔离标识,并通知保洁员。病人入隔离病房,限制探视和控制人员流动。周围物品、环境和医疗器械(床头柜、门把手等)须每天清洁消毒;病人三次标本送检阴性(每次间隔24小时),解除床旁隔离,对病房以及病人所用医疗器具进行终末消毒。

医院感染控制处的职责是,检查临床科室是否采取措施,避免出现院内感染和扩散。

来源:医院管理论坛报作者:闫红霞

医院管理论坛报|权威医管

转载请注明:http://www.uookf.com//mjccys/2017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