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常识往往比“权威”的说法更靠谱。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之前,我们还是不要盲目乐观,对疫情防控以加倍重视为好。截止今日(30日)早上10点,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武汉肺炎)确诊例,疑似例,死亡例,治愈例——没死、没治愈的仍在隔离治疗中。今天新增确诊、疑似和死亡人数触目惊心。这导致了香港股市在昨天各大指数暴跌3%左右后,今天继续低开低走,到本文发文时(13:32)各指数暴跌超过2%,其中大陆国企红筹指数暴跌2.7%。按中央新型冠状病毒防疫领导小组的最新权威说法,“目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可是,最近两天来,国内最顶尖的权威专家,在接受新华社、人民日报和中央电视台采访时,都明确表示:疫情拐点将现。我们来看看这些国内最顶尖的专家们是怎么说的?我怎样看专家们的这些乐观判断。一、钟南山院士钟南山,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高级别专家组组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科研攻关专家组组长。因其敢讲真话,媒体称之为“国士”,极受国人尊敬与信赖。不过,从专业上讲,钟南山院士是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专家,不是流行病学专家。因为他是院士,参与了防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决策工作,因此掌握了较多的信息,但严格地讲,他不是流行病学(epidemiology)专家,在对流行病趋势的判断上,与一般受过良好科学和逻辑思维训练的人没有区别。1月28日,钟南山院士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疫情一周或十天左右达到高峰。新华社以“疫情将现拐点”作为重大利好消息报道,并制作、配发了我引用的那几张压题图片。二、高福院士同一天稍晚,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在央视节目中表示:病毒发生有自身规律,目前防控措施在起到作用,疑似病例在减少,这是好的现象。如果按照现在的措施,应该在近期能看到一个拐点。大家预计元宵节情况可能好转,按照现在措施,我个人比较乐观,甚至我个人评估比这个还早。请注意高福先生的头衔、官职、国际影响应该在钟南山院士之上:高福,男,生于年11月,中科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外籍院士,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爱丁堡皇家学会外籍院士,非洲科学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高福院士的专业是病毒学家,也不是流行病学(epidemiology)专家,但他的官职是中国主管流行病控制的最高官员,属于流行病防控方面最高的官方和学术权威。正是他领导的研究团队,在接到武汉当地疫情报告后,做出了这个疾病不存在人传人的研究结论,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通过官方渠道向社会公开发布;在1月20日之前,只有他领导的国家疾控中心有权确诊这个新型病毒。三、桂希恩教授其实,在钟院士、高院士这两位中国最顶尖的权威专家,28日公开表示疫情拐点将现之前,1月26日年逾八医院感染科教授桂希恩教授就对记者表示,“预计正月十五前武汉市的疫情可能出现回落”。桂希恩,年生于湖北武汉,医院感染科教授,著名艾滋病防治专家,湖北省艾滋病临床培训中心主任。年度中国中央电视台十位“感动中国”人物之一。年被湖北省政府授予“人民医学家”荣誉称号。桂教授是一位非常受人敬重的艾滋病防治专家,但也不是流行病学(epidemiology)专家,我相信他做出这样的判断,也跟所有受过良好科学和逻辑思维训练的人士一样,并没有特别的专业权威。四、张伯礼院士1月29日,央视播出对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的专访。张伯礼表示,根据武汉近期疫情变化的数据,我们期盼的拐点可能将要出现。新增的病例开始减少,出院的病例增多,当然死亡的病例还要下降。出院的病例超过了死亡的病例,这一点显示了非常好的前景,也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张院士的看法作为疫情防控的重大利好消息,被各大门户网站转发。我们来看看张院士的学术背景。张伯礼,年2月生,研究生学历,中医内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主任、国家卫生部疾控组顾问。曾任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中医内科学科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名誉会长,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医学教育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院士另外还有一大堆学术职务,我就不一一列举了。简单地说,张伯礼院士是中国中医泰斗级人物。不过,他昨天对疫情即将出现拐头所依据的惟一事实“治愈人数已经超过死亡人数”,已经被今天的最新官方通报所否定,最新官方通报显示出死亡人数还是远超过治愈人数——当然,我相信这个可怕趋势会很快逆转——但不能否认张院士昨天所做判断依据的事实,目前是不成立的。因为张院士是学中医的,中医跟科学和逻辑学不是一个频道的中国传统医学,它有一套只有中国人才能理解的独特理论,因此,他得出这个拐点将现的结论大约依据的是我完全不懂的中医理论,这个我就不做评论了。对不懂的东西,作为职业自媒体人,我向来都是选择闭嘴的。五、曾光教授29日晚,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接受人民日报专访时表示:“武汉输出病例降到最低,甚至降至零,这对国内国际意义重大。因为国际上的确诊病例都属于武汉输出病例,现在国际上也还有病例在增加,原因在于潜伏期还没有到。武汉封城前出去的人,有部分出去时在潜伏期内,还没有症状,过一段时间才表现出来。因此,从1月23日推算,大概到正月十五,应该看到明显的成效。”曾光先生就是高福先生的手下,他的学术头衔同样如雷贯耳: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博士生导师,WHO传染病监测和应急反应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执行主任,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曾光先生才是本文提及的所有中国顶尖专家中,惟一一位流行病学(epidemiology)专家。他没有说拐点这个词,说的是大概到正月十五能看到明显成效,不过人民日报采访曾光教授的文章,所用的标题是正月十五见拐点。中新社北京1月29日电中,也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29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拐点即将出现”的论断有一定道理,疫情管控到农历正月十五会出现明显成效。我的几点看法最后说说我自己的看法。我在前天深夜所写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严重但完全不必过于恐慌》文章第五部分,专门谈了“估计这个疫情什么时候到达高峰?”的问题,现在重复一下我先前的观点,并简单说说我做这个判断的依据。首先,我认同钟南山院士和上述各位中国顶尖专家所说的正月十五前出现一个拐点或高峰的说法。理由是,从22日开始,受卫健委召开的专家新闻发布会承认这个病毒能人传人、有医生感染等消息的影响,医院的发热门诊全部人满为患,而且先前大量的感染者无法住院,医院打点滴,发热门诊人满为患的情况,到27日下午才局势缓解。从武汉返回各地过春节的万人,大部分也是这个时间之前离开武汉的。因为这个病毒的潜伏期是10-14天,前期患者之间、患者与正常人之间存在交叉感染的情况。这个交叉感染爆发的高峰时间就是正月十五之前。其次,我认为判断正月十五这个新型冠状病毒能得到有效控制,或者说正月十五之前每日新增确诊和疑似病例就不再增加,或者断定疫情不会有二次爆发,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因为人类已知的冠状病毒全都怕热,天气暖和之后感染力会大幅下降,这个新型冠状病毒也不例外,我认为3月中旬气温明显回升之前,不能轻言这个病毒在正月十五或之前就能得到有效控制;在各地过节人员返城之后,不排除这个新型病毒的疫情还有二次爆发的可能。我做出这个判断的依据,主要有三点:第一,正如我10天前所说的,这个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性远强于SARS。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感染了这个病毒不发热甚至没有任何症状,因此监测不到这类病毒携带者;二是没有症状的感染者同样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令人防不胜防;三是病毒不但能通过呼吸系统感染,还能通过眼睛感染。虽然我10天前的这个文章收获了多万个阅读,被大量自媒体转发,但还是需要不断提醒,因为现在各地许多防控措施,根本就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个新型病毒感染的上述特殊性。第二,从地方官员到普通民众,国人科学和逻辑素养普遍低下,目前许多防疫措施根本就是反科学、反逻辑的反智行为,不但大大增加了防控这个新型病毒的社会成本,增加了民众的痛苦,而且人为增加了疫情扩散的风险。这又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要求人人出门戴口罩,导致有防疫作用的N95和医用外科口罩供不应求,增加了感染者将病毒传人的风险;二是各地实施严格的人员流动登记,包括进入公共场所登记,对外来人口进行登记,使得没有很好防护的登记人员和无数人共用的登记物品成为可怕的传染源;三是对来自疫区的人员进行非人道的驱逐和歧视,可能引发一些感染者对社会的恶意报复。第三,不排除这个新型冠状病毒进入人体后发生进一步变异,并产生“超级感染者”即所谓“毒王”的可能。一定有人讲,你算哪根葱?或者说你算老几?话可不能这样说。首先,面对这样的重大疫情,防疫人人有责,并非只有权威专家才有发言权,我们要敬重权威、信赖权威,但不能迷信权威、盲从于权威,事实上常识高于一切权威判断;对于权威们没有逻辑、反科学的说法我向来嗤之以鼻。其次,作为一名曾经受过良好科学训练的自媒体人,我有丰富的疫情信息和基本的逻辑判断,也就是我讲的是正常人都能理解的常识,而并非跟国内顶尖的学术权威探讨专业学术问题。再其次,事实证明,对这次新型病毒病情严重性的判断,从公开发布并可查证的文章、言论来看,我超过了许多学术权威,而且我是完全依据铁证如山的事实做判断,而非胡乱猜测、赌运气。最后,我相信有各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再加上科学防控、防治,一定能在天气暖和后完全控制住这个病毒的进一步传播。不过,在此之前,我们还是不要盲目乐观,对疫情防控以加倍重视为好。这些中国顶尖专家们的判断是否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让我们一起来见证。万一他们的判断有误,但愿到时候不要因为我这个忧国忧民的文章,就将我永久封号了——之前我真有多次这样的惨痛经历。不说了,说多了都是泪!附相关文章(点击可阅读):1、《认清新型冠状病毒防控的严峻形势增强必胜信心》2、《武汉肺炎并不可怕明确传染源和传播途径是关键》3、《我老家湖北通山县发现3名武汉肺炎观察病例!果断取消回家计划!》4、《武汉疫情极为严峻!呼吁国家紧急干预!紧急支援!》5、《湖北确诊新型肺炎为何这么少?因检测能力不足!》6、《武汉新型病毒传染远强于SARS!没有症状也传人!》7、《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严重但完全不必过于恐慌》8、《警惕反智的防疫措施增加病毒扩散的风险》程墨

赞美真言,打赏作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uookf.com//mjccby/2017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