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滋病专科治疗医院 >> 爱滋病饮食 >> 为什么儿童也会得艾滋病
很多人都觉得感染艾滋病的人都是不检点的、都觉得艾滋病就应该跟性、吸毒、同性恋等一系列词有瓜葛。但是,你知道么?小朋友也会得艾滋病。小朋友总不会是“不检点”的人吧?那么你就要问了,为什么儿童也会得白血病?了解一下!
儿童时期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即儿童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侵入小儿机体淋巴系统引起的传染病。既往儿童HIV的感染途径主要为输血和血液制品(如抗血友病球蛋白制剂),而今多数新发生的儿童病例为母婴垂直传播,包括宫内感染、产时感染和产后感染,以产时通过产道感染为最常见。HIV主要使体内CD4+T淋巴细胞受损,导致全身免疫功能缺陷,继发各种机会感染和肿瘤而致死。AIDS为目前人类最为严重、病死率最高的传染病之一。
为什么儿童也会得艾滋病?
母婴传播
HIV检测阳性的妇女及孕妇,将艾滋病传给婴儿主要通过3种方式:
(1)血液中的艾滋病病毒可以通过胎盘直接到达婴儿体内,使婴儿感染艾滋病病毒;
(2)怀孕的母亲在分娩过程中,当婴儿经过母亲产道时,可以受到母亲携带的艾滋病病毒的感染;
(3)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母亲,乳汁中含有艾滋病病毒,当婴儿吸吮乳汁时,可感染艾滋病。
这三种途径加起来的几率大概是在35%到45%,也就是说阳性的孕妇如果生小孩,她传给小孩的几率在35%到45%之间。
艾滋病儿童独具的特点:①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②其出生时的体重低于克;③临床特点是大多数病儿伴有慢性间质性肺炎、肝脾肿大和发育障碍,半数病儿伴有弥散性淋巴结肿大和反复腹泻,1/3的病儿伴有血小板减少,部分病儿有湿疹样皮疹、反复发作的中耳炎等。因免疫功能缺陷,易并发严重的细菌感染。
如何预防儿童艾滋病呢?
预防小儿艾滋病的关键是预防育龄妇女感染HIV和筛查献血员。应严格执行婚前检查。母亲如果是AIDS病人或HIV感染者,应采取严格措施,以防传给后代,因为在怀孕、分娩和哺乳期间均可使小儿感染。严禁进口与使用污染AIDS病毒的血液制品。最强大的预防武器是宣传教育,应广泛宣传AIDS的流行情况及其严重性。
能预防HIV感染的疫苗称预防性疫苗,而能阻止感染后进展成AIDS的疫苗称治疗性疫苗。至今尚无有明确应用前景的HIV疫苗可供广泛使用。疫苗研制中的主要困难在于对HIV致病机制和宿主对HIV的免疫应答了解仍不够。另一重要障碍是HIV变异株的不断出现。在HIV感染者中,HIV-1的突变率为每年0.1%~1%。这就意味着,每个HIV(+)者体内不是只有一株病毒,而是有一群HIV变异株。每一变种的致病性、生长速度和传播特性均各异。HIV的遗传变异将影响其致病机制。一个好的预防性疫苗应是很小的剂量就能诱导出长期稳定的、全身和黏膜的保护性免疫,并对世界上流行的抗原性不同的HIV株均有保护作用。它必须有效、安全、稳定、易保存,使用简便和价廉。
儿童艾滋病会有哪些并发症
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主要指AIDS脑病,小儿AIDS患者发生率较高。在围生期HIV感染儿中发生率约为23%,其发作常伴免疫缺陷的恶化。最严重的临床经过为亚急性脑病,常于症状出现后数周至数月死亡。其组织病理改变主要为脑萎缩。
其他并发症状消化系统常见消耗综合征。有资料表明,约0.5%的小儿AIDS发生恶性肿瘤,常见肿瘤类型为非霍奇金淋巴瘤、Kaposi肉瘤、B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肝母细胞瘤等。小儿AIDS的心血管并发症近年已引起重视。伴随CD4T淋巴细胞减少,可见渐进性左室功能障碍。机会感染(隐球菌病和曲菌病)和恶性肿瘤(Kaposi肉瘤)均可引起儿童和成人AIDS的心脏疾患。临床上可见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包填塞、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传导紊乱和猝死等。亦可出现肾炎和肾病表现。HIV感染儿童的血液系统异常,常表现为白细胞减少、贫血和血小板减少。
尚有生长迟缓,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腹泻和慢性皮肤感染,可发生严重败血症、机会性肺炎、间质性肺炎、脑膜炎、泌尿系感染、蜂窝组织炎、慢性中耳炎、慢性鼻窦炎,各脏器阿米巴病、结核菌感染、EB病毒感染、利斯特菌感染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