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公益活动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618/5468617.html

读者朋友们,因为最近打算重读毛选,顺便注册了个公号《毛选学习部》,公号将长期致力于阅读毛主席的著作。我们将按顺序分享《毛泽东选集》第1-5卷,同时会选取教员的经典诗词,《毛泽东文集》中的部分篇目,以及与教员相关的文章。

留守陕北的北京知青一代人的纪实

作者:孙春龙目录

1.没想到,她还是埋在了这里

2.龚庄村的真正主人

3.梦里的知青窑

4.回到北京,总感觉自己是一个外地人

5.他们这一代人,太传统,太听话

6.号称知识青年,怎么过得这么穷

7.相比当年2.8万名知青大军,留守的无疑只是沧海一粟

8.一位北京知青告诉他的女儿,你不要结婚

9.从北京到延安,路途是多么遥远

年,北京的一批批知青响应伟大领袖“到农村去”的号召,陆续到陕北“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随着文革结束“返城”的开始,一大批知青陆续返回北京。但因各种原因,少数一部分知青至今仍留在陕北。其实,几乎所有留守陕北的北京知青都有同样对故乡的感情纠葛,千方百计希望回到生养了他们的北京;而偶尔回到北京,环境的巨大反差在他们内心深处滋生的惆怅和酸楚却无法弃离———他们这是怎么啦?留守陕北的知青以及知青们当年留下的那些后代,他们如何在差异巨大的环境之间找到平衡和归宿?对于他们来说,“知青”又是一段什么样的历史,让他们如此惧怕而又无法舍弃?

一位朋友在电话里告诉我,在位于黄土高坡的陕北延安,至今还生活着多名当年插队落户的北京知青,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他们已经难以回到自己的家乡北京。公开的资料显示,在年初,包括多名管理干部在内的逾2.8万名北京知青来到延安市,散落于多个大队从事农业劳动。

这位朋友说,他认识一位目前依然留守在延安市黄陵县的北京知青,这位知青名叫高玉珍,不幸的是,高玉珍在不久前刚刚被查出肝癌,而且已到了晚期。躺在自家炕上养病的高玉珍拉着这位朋友的手说,她有生之年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回一次北京,再看一眼生养了她的家乡。

高玉珍与小孙女

朋友告诉我这件事情的目的,是希望作为记者的我,能通过我的报道,让高玉珍实现她的愿望,并且能

转载请注明:http://www.uookf.com//mjccby/2254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