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so_4394573.html

云南省“基于皮肤黏膜损害的艾滋病早期诊疗体系的创建与应用”培训班于年11月05日-06日在楚雄州成功举办,本次学习班由云南省卫生健康委主办,遴选年云南省卫生科技成果一等奖项目“基于皮肤黏膜损害的艾滋病早期诊疗体系的创建与应用”作为唯一全省推广应用项目,指派团队向全省进行经验分享及成果推广。

本项目由昆明医院、医院、医院以及河南大学共同完成。项目团队历10余年不懈努力,创建了以皮肤粘膜损害为线索早期发现艾滋病的三级诊断体系、创建以皮肤黏膜损害作为艾滋病患者病情评估的三级直观指标,用生动的病例向学员讲授如何通过皮肤粘膜损害早期识别艾滋病,真正学以致用,推动艾滋病防治三个90%目标完成。目前该项目已分别出版中英文专著,向全国和全世界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临床指导意义。

云南省卫生健康委科教处李克林处长、楚雄州卫生健康委普联珊副主任、昆明医院皮肤性病科主任李玉叶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本次培训班覆盖全省16个地州,来自余家医疗机构、疾控中心的余名医护人员到现场参会。团队成员根据自身研究方向从不同角度对项目的形成、发展历程及内容进行了系统的授课。

培训班通知文件

开幕式

项目负责人昆明医院皮肤性病科李玉叶教授讲授了“基于皮肤黏膜损害的艾滋病早期诊疗项目设计、实施、成效、团队成长历程及早期诊疗体系的创建与应用”、“性病遇上艾滋病的困境与对策”、“艾滋病相关皮肤粘膜损害疾病谱及免疫状况直观评估体系建立”、“基于皮肤粘膜损害的艾滋病早期诊疗体系的创建与应用”;真菌学专家李红宾教授分享了“通过皮肤黏膜损害线索早期诊断艾滋病相关机会性真菌感染”;董天祥主任医师讲授了“如何通过病毒性、炎症性皮肤病早期诊断艾滋病”、“援非医疗成果—中非携手共抗艾滋病”进行讲述;况轶群副教授对“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蓝状菌病关键发病机制研究”进行了详细介绍;医院感染二科张云桂副教授讲授了“艾滋病流行现状与诊治进展”、“构建艾滋病地域性致死性深部真菌感染-马尔尼菲蓝状菌病的诊疗体系”;唐俊婷博士针对“艾滋病合并药疹死亡高危因素及机制研究”进行介绍。

会议现场

“基于皮肤黏膜损害的艾滋病早期诊疗”科技成果创建了以皮肤粘膜损害为线索早期发现艾滋病的诊断体系,为解决目前世界范围内艾滋病病人(传染源)发现困难这一瓶颈问题提供了新方法;本次培训班旨在转化、推广该成果,培训一线医务人员、疾控工作者早期诊断艾滋病的敏锐性,提高通过皮肤黏膜损害线索诊断艾滋病的临床能力,为患者赢得宝贵治疗时机,为实现艾滋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供抓手,及时发现传染源并遏制传播他人,保障人民生命健康。

(杨溪,李哲,周晓燕,李玉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uookf.com//mjccby/2261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