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滋病专科治疗医院 >> 爱滋病预防 >> 谈艾滋患儿泪洒我是先生2郭小平希
昨天是第29个世界艾滋病日,如果你有身患艾滋病的的亲人、朋友或同事,你会如何面对?关于这个问题,昨天一则感人至深的视频在网上快速传播。相信你的朋友圈也一定被这样的一则视频刷屏。
这个视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视频里这个长相普通,穿着朴素,说话朴实的男人,名叫郭小平,来自山西临汾。一年之前,他有份听上去光鲜亮丽的工作,医院的院长。但就在去年,他辞去工作,担任起红丝带学校的校长。和其单薄的身影形成反差的是,郭小平平实的言语中,渗透着强大而温暖的力量。如今,他是33个孩子的郭伯伯,也是他们的亲人。
(郭小平录制《我是先生》第二季节目)
红丝带学校的前医院的“爱心小课堂”,由“绿色港湾”病区的一间病房改造而来。当时只有4名患儿上课,属于“黑户”。早在09年时就受到了政府的重视和影响力人物的帮助(其中就有孩子们的“彭妈妈”彭丽媛,还有著名表演艺术家濮存昕等),直到年,才有了正式的编制。
在那所坐落在四线城市边郊的学校里,有一群“特殊”的学生,他们都是通过母婴传播感染的艾滋病患儿,全都失去了母亲,有的只有父亲。从小学到高三只设置了三个年级,年龄参差不齐,却都饱尝病痛的折磨和不被理解的苦楚,早早离开了成长的温床,只得常年在病区生活和学习。如今,包括33名学生和4名生活老师在内全部都是艾滋病患者,只有郭小平和少数几位老师是没有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健康人”。
(临汾市红丝带学校,孩子们在上体育课)
即便伴随着医疗条件的不断发展,艾滋病成为可以控制的慢性病,但人们仍旧“谈艾色变”,与其说因艾滋畏惧死亡,不如说因无知畏惧真相。我们常把艾滋病患者和淫乱、放荡等不堪的生活作风紧密相连,而这些艾滋病患儿被舆论绑架,轻易就沦为自私人性的战利品。被逼坐在班级的角落,受尽冷落。从小失去双亲,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却被同村人联名驱逐,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来学校修理桌椅的师傅害怕被蚊虫叮咬感染,连工钱都不要就慌忙而逃……
(被联名驱赶的艾滋病患儿,如今已经长大)
这种“人荒马乱”的场景更像是在古装剧中看到的,老百姓面对天花和瘟疫时的反应,一下子就被击中软肋,恐惧直冲脑门,失了理智和方寸。如果说艾滋病病毒对他们来说是肉体上的打击,那么歧视就是对心灵的打击。而引发这种歧视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个人对艾滋病知识知之甚少。二是因为媒体暴力,片面的观点误导了大家。想要消除这种无知且片面的观点带来的伤害,就要清楚的了解艾滋病的传染途径。
摘自知乎,作者:河马老师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分为三种:血液传播,传染率最高;母婴传播,此类传播皆来自于分娩过程中出血造成的体液污染。而“母婴阻断”的医疗手法,让感染者和健康人生育存在可能;最后是性传播,传染率最低,因为性器官不直接参与体循环。同性行为感染概率高是由大量的体液交换和伤口造成的,和同性恋本身无关。
所以“说句话就能传染”的唾液传播、蚊虫叮咬(血量过低可忽略不计)等“骇人听闻”的传播途径是不成立的。
(红丝带学校举办“5.26艾滋病反歧视午餐日”活动)
来自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报告,截止年9月底,全国存活艾滋病感染者65.4万,其中男性同性行为人群感染率呈上升趋势,吸毒人群感染率呈下降趋势,60岁以上男性感染率较高。
和冰凉的数据相比,人生的走向不是说说这么简单。作为校长,孩子们的教育已经成为他眼下最重要的事。郭小平说,普通人的人生第一堂课可能是道德教育,可是我们的孩子啊,没有这样的福分,我每天都在给他们灌输“服药教育”(艾滋病人需要每天服药),离开了健康和运动,一切都是空谈。
这33个孩子中,有16个将要参加明年的高考。郭小平说,这是他人生第一次当老师,还没有太多的经验,也是第一次带领孩子们冲刺高考,大家一起努力。在交谈中最让人心痛的一点是,虽然他们很努力靠近正常人的生活,但还是小心翼翼的保持“沉默”。在被问及是否建议孩子们对舍友隐瞒自己的病情时,郭校长沉思片刻,缓慢却又笃定地说,在大家都还不熟悉的情况下,还是建议孩子们隐瞒自己的身份,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如今这位消瘦但有担当的校长,最大的梦想就是把这些孩子送进大学的校园,把一批一批的孩子们教育长大,开启新的生活。等到自己退休,就把大伙儿都叫回来,一起吃顿饭……
(郭小平老师在录制期间,忍不住落泪)
苦难面前,从来没有感同身受。我们因害怕而无视,因无知而逃离,却在无形中给了他们当头一棒!正视自己的懦弱,从一个拥抱开始,和解不公。因为,艾滋病病毒是敌人,但艾滋病病人是兄弟姐妹。今晚9点15分《我是先生》第二季,一起聆听郭小平和红丝带学校的感动故事!
山东卫视全媒体合作:
-
鼓励小编,请点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