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是一个沉痛的主题。与这个主题相关的,是一个沉痛之后如释重负的故事。这个主题是:

艾滋病。

可以不用避讳吧;可以直白地谈一谈吧。这几天,我持续性收到一位读者的来信,全是关于艾滋病。这些信,记录了他从刚开始怀疑自己得艾滋,到最终确认没有被感染的全部心路历程,从一开始极恐惧,到如获新生。这是他发来的第一封信:挪威小哥哥,我怀疑我可能得了艾滋。▲读者来信这是他发过来的第二封信:我好怕啊,真的好怕啊。

▲读者来信

这是他的第三封信:好折磨啊,我每天都活在恐惧当中。▲读者来信这之后,连续七八封信,主题都是恐惧、害怕、折磨,寝食难安。「我一想到自己万一要是得了艾滋,就害怕,什么都不想做,吃饭也吃不下,睡觉也睡不着,胸口喘不上气,仿佛站在地狱门口,只差一脚,临门,我就进去了。」仿佛等待死神宣判的前一刻。直到最后,检查结果出来,他给我写了一封信:没被感染!!!▲读者来信这种感受不难体验,想想,代入一下:如果你觉得自己很可能得艾滋,是什么感受?当你知道自己没有被感染之后,又是什么感受?折磨,极折磨,我看着他的文字,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这种折磨。折磨之后,如获新生,如立誓重新做人。2、他的故事很常见,一点不稀奇。周末的时候,去酒吧玩,玩到夜深,看到酒吧有个女孩,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桌子边喝酒。他就过去了。和女孩一起喝了很多酒,聊得很开。后来,「很自然而然地,很冲动的,很精虫上脑的,我就和那个女孩去开房了。」女孩居然也答应了。一开始,他也没有意识到HIV感染的问题。「那时候,我脑子里压根没有意识到这个概念,艾滋病感染根本不在我的考虑范围内」直到刷微博,刷出了一边关于艾滋病感染的文章。「我整个人都懵了,突然觉得自己极有可能感染艾滋。」艾滋病有窗口期,高危行为之后(说实话,他那个也不算高危行为,毕竟戴安全套了),大概要过个6-12周,才能去检测。这6到12周,他整个人像快死了一样沉闷。这种恐惧,医院等过身体检查报告的人,才会懂得。恐惧狠狠插进生命里淌过的每一秒钟。每一秒,都战战兢兢、坐立难安。熬到了可以去检查的时候,他拿到检查报告,阴。新生一样感觉天蓝,感觉肉体澎湃,感觉自己活着。我能从他的文字中,感受到那种庆幸。突然觉得,这个选题,很值得写一写。借这个事儿,把那些笼罩在人们心头上关于「艾滋病」的认知阴影,驱散,让光芒进来一些,更暖一些。驱散认知阴影,也让跟多人对「艾滋病」有更全面的理解。恐惧、害怕,解决不了不问题,甚至无法躲开;认识、理解,会降低你的恐惧。包容由此而来,也才能更好地保护你自己。3、全球范围内,平均每天新增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先问自己一个问题:你了解艾滋吗?你了解艾滋在我们这个世界的现状吗?这个问题,看起来和你挺远。但你可以从中推断,你所生活的世界,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世界?一组瘆人的数据:全球范围内,平均每天新增人感染艾滋病病毒。换算成另外一种方式,就是,平均每17s,就有一个人感染艾滋病毒。数据来源于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的一份报告,年6月发布的《全球艾滋病流行现状报告》。▲来源,《全球艾滋病流行现状报告》,UNAIDS你可以看到,这份报告中,15岁及以上感染艾滋病毒的人,占绝大多数。换句话说,新增艾滋病的感染者,大部分是成年人。在这些新增成年感染者当中,女性占比,43%,低于男性。这意味着,女性并不是绝大多数受害者。事实上,由于男同的性行为更容易感染艾滋病,男性的实际感染数,可能远高于女性。4、中国的防艾现状具体到中国。中国疾控中心的一组数据显示:

年,中国有1.67亿人次接受艾滋病病毒检测。

不能说平均每10个人当中,就有一个去检测过艾滋病,因为有人会重复检测。但可以看出一个现象:艾滋病检测,越来越普遍;这背后意味着,越来越多人,觉得自己有感染艾滋病的可能性。这是一组从中国现存活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人数的数据:▲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从年到年,中国HIV感染人数/艾滋病患者的趋势是,逐年增加。年,人数是38.5万;到年第一季度,数是78.9万。翻了一倍。解释一下,HIV病毒携带者,不代表艾滋病患者。HIV病毒在人体有非常长的潜伏期,在潜伏期,人体携带HIV病毒,但没有病发,可以正常生活。这时候,并不属于艾滋病患者。换句话说,携带HIV病毒,不代表就是艾滋病患者。反过来,艾滋病患者,一定是HIV的携带者。由于

转载请注明:http://www.uookf.com//mjcczl/2113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