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滋病专科治疗医院 >> 爱滋病常识 >> 北京今年新报告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
北京今年新报告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例,性传播超97%
11月22日,北京市卫健委通报了年1月到10月艾滋病疫情最新情况。
年1月至10月,北京市新报告现住北京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例。新报告的例病例中,经性途径传播占97.3%(其中同性传播占76.3%、异性传播占21%),经注射毒品传播为0.07%,其他传播途径为2.63%。
目前,北京市艾滋病疫情呈现以下特点:一是疫情整体处于低流行水平,新报告病例数稳中有降。北京市艾滋病疫情连续五年呈现下降趋势。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北京市年1月到10月新报告现住北京的病例数较年同期下降了47.2%。
二是经性传播仍是北京市艾滋病主要的传播途径。北京市近年新增现住北京的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经性传播比例均超过95%。年1月到10月达到97.3%;男男同性传播比例始终维持在70%左右,年1月到10月,该人群占比76.3%。(来源:北京日报)
上海病例感染源查明,新冠病毒再次刷新我们的认知近日,上海举行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新闻发布会,并介绍了关于上海近期新增病例的溯源调查情况。
2例病例发病前14天未接触过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出院的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和发热病例,未接触过入境人员、机组人员、高中风险地区人员,排除“人传人”导致感染可能性。
2例病例发病前14天未暴露于进口冷链食品及相关环境,排除经接触冷链食品感染可能性。
2例病例曾于10月30日共同进入并清理过一个自北美地区运返回沪后的航空集装器。该集装器为密闭容器,内有大量避震用泡沫,内部环境潮湿。清理时,2人均未佩戴口罩。如果我们把10月30日作为他们俩共同暴露的时间,那么2例病例的发病时间符合新冠肺炎发病潜伏期。同时,经基因测序,2例病例基因高度同源,与北美流行株高度相似,这就提示感染来源为境外输入。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和基因测序,国家和本市权威专家综合分析研判认为:导致2例病例的感染来源可以聚焦在同时共同暴露于境外输入的航空集装器。
张伯礼:建议建立冷冻进口食品熔断机制
近日,张伯礼院士表示,国外疫情日益严重,无症状感染者增加,加之进入冬季,天气寒冷,新冠病毒在污染物体表面存活时间延长。因此,目前严防境外输入,防人亦需防物。为了严防境外输入,张伯礼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应建立冷冻进口食品熔断机制,对发现病毒产品的国家和地区暂停进口两个月。对农贸批发及海鲜市场进行环境卫生改造,将冷冻食品区独立分隔,建立冷冻食品供应链路的全程溯源机制。(来源:天津日报)
多位IVD人入选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民营经济先进个人人选公示名单11月20日,中央统战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全国工商联联合开展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民营经济先进个人表彰活动。
根据拟表彰的名民营经济先进个人名单和21名后备人选公示名单显示,复星集团执行董事、联席董事长汪群斌,圣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戴立忠,广州金域医学检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梁耀铭,西安天隆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创始人彭年才入选公示名单。(来源:中国体外诊断网CAIVD)
《血站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发布为进一步指导血站做好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落实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要求,规范血站工作流程,保障血站工作人员及无偿献血者安全,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组织专家制定了《血站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要求有关单位组织辖区内采供血机构开展培训活动,落实各项工作要求,切实做好秋冬季疫情防控工作,保障血液安全供应。
(一)基本原则和要求
1.血站应当遵循标准预防原则,标准预防措施应当覆盖采供血活动的全过程。血站工作人员按照标准预防原则,根据采供血操作可能存在的传播风险,做好个人防护、手卫生、环境管理、物体表面清洁消毒和医疗废物管理等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降低采供血感染的发生风险。
2.标准预防是针对血站所有工作人员和献血者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的措施。具体措施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发生的暴露风险选用手套、隔离衣与防护服、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以及环境清洁与消毒等。
3.所有血站工作人员在从事采供血业务活动前均应当树立标准预防的概念,掌握标准预防具体措施、应用原则和技术要求。
4.血站应当建立健全环境清洁工作组织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明确负责部门和岗位职责。
5.血站应当保持工作场所环境表面清洁与干燥,遇污染应当及时有效消毒;对感染高风险场所应当定期消毒;应当对消毒工作和消毒效果进行检查与监测。
6.血站应当在做好工作场所环境管理基础上,根据工作暴露风险,规范科学选择防护用品,严格落实《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等感染控制措施的要求。
(二)血站工作人员防护
1.献血服务医护人员
(1)献血者征询、一般性体格检查和血液采集等工作期间,均应穿戴工作服、医用外科口罩、工作帽并适时更换,注意手卫生。
(2)本地发生新冠肺炎疫情社区传播时,视操作风险程度,可加穿隔离衣(一次性)、医用防护口罩(N95及以上)、防护面屏/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
2.血液制备人员
(1)血液加工、制备和包装贴签等操作期间,均应当穿戴工作服、医用外科口罩并定期更换,根据情况选择工作帽(一次性),注意手卫生。建议在易发生血液喷溅的岗位,穿防液体渗漏的隔离衣(一次性),戴防护面屏/护目镜,穿工作鞋等。
(2)视疫情的风险程度,可佩戴双层手套加穿防水围裙/防水隔离衣。
3.血液检测实验室人员
(1)血液筛查、血型鉴定及血液质量监测等实验室操作期间,均应当穿戴工作服、医用外科口罩、工作帽并定期更换,注意手卫生。
(2)建议采用自动化设备或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样本制备/离心和分配等易产生气溶胶的操作。必要时,可佩戴防护面屏/护目镜。
(3)对新冠病毒疑似样本检测时,在常规检测个人防护基础上戴医用防护口罩(N95及以上)、加穿防液体渗漏隔离衣(一次性)。
(4)需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时,在常规检测个人防护基础上可选戴医用防护口罩(N95及以上)、加穿医用防护服(一次性)、双层手套,根据操作的喷溅风险选戴防护面屏/护目镜。
4.血液发放和运输人员
(1)血液发放和血液运送操作期间,均应当穿戴工作服、医用外科口罩并定期更换,视情选择工作帽(一次性),注意手卫生。
(2)血液转运车辆司机应当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注意手卫生,做好个人安全防护。
5.其他岗位人员
(1)疫情期间严控各类会议和大型活动,原则上不召开集中会议,尽量通过线上方式进行任务交办、指导调度、反馈报告等,
转载请注明:http://www.uookf.com//mjcczl/21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