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从性是指患者和医务人员之间的积极合作,双方通过合作共同取得治疗的成功,最终完成治疗过程,依从性领域涉及患者众多行为,如按时按量服药,合理饮食,规律运动等。用药依从性是指患者用药行为与医嘱相符合的程度,主要是患者的用药行为情况。艾滋病与其他慢性病不同的是,一般慢性病如高血压用药的依从性一般80%以上就可接受,而成功的HAART(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需要近乎完善的依从性。

在对HIV/AIDS患者的治疗中,良好的依从性可减少病毒耐药性的出现,使抗病毒作用更具有持久性,从而达到更好的疗效。

患者依从性差的表现有:①服药量不足,没有达到处方规定的剂量;②用药间隔时间不依从,缩短或延长用药间隔时间或漏服药物;③用药假日:自行停服药物超过24h;④没有达到服药时对食物的要求,有些药物要求空腹服用,而患者没有做到。

可能影响患者用药依从行为的因素包括:

1、患者自身因素:包括行为习惯和社会心理认知方面。

患者的认知及心理因素:良好的药物依从性需要患者对治疗的正确认知,包括对用药指导的正确理解,对联合治疗中不同药物剂量、服药时间和顺序的适当安排等。在治疗开始阶段依从性差与用药相关知识缺乏以及文化水平低有关。

心理压力如治疗的长期性、疾病的不确定性也与用药依从性有关。抑郁患者由于躯体、心理症状影响其对疾病治疗效果的判断,从而影响用药依从性。如艾滋病相关的歧视使得患者在工作场所或其他公共场所服药存在问题。患者为了不让他人知道其感染状态,有意遮掩服药行为,使得用药不能按规定的时间进行。有的患者甚至不愿让家人知道诊断,在家中不能公开服药,给HAART带来很大的困难。

2、治疗因素:

治疗方案的复杂程度:治疗方案的复杂性也成为了一个重要影响因素。HAART治疗中的部分药物对时间及饮食等要求较为严格,影响了患者日常的生活习惯,容易降低患者的依从性。药的种类越多,药物副作用越明显,每曰服用较多种类、较多剂量的药物,服药时间越长,患者的依从性越差,部分患者虽然懂得坚持治疗的重要性,但可能因实施医嘱的意志力较薄弱因此造成拒服或漏服,导致治疗依从性下降。

治疗时间的长短:治疗时间越长,患者越易产生治疗疲劳,本身无症状的状态会使部分患者质疑是否有必要继续治疗,尤其是青少年。

副作用:所有接受HAART治疗的患者都有出现药物副作用的可能。药物副作用较大,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较差,依从性也随之较差。

3、社会因素:主要指社会的支持结构以及社会态度对艾滋病患者的影响。包括医患关系,家庭支持,歧视等等。

医患关系作为社会支持的重要结构,直接影响患者的依从性。医生向患者提供清晰的解释、鼓励、支持和全面的随访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家庭的支持也是患者保持良好依从性的重要因素。家庭成员不仅可以提醒患者服药,而且能使患者感受到更多的关心,重新建立自己的家庭及社会责任感,保证按时服药。家庭收入高的患者一般有较稳定的经济来源和医疗保障,能在遇到特殊或意外情况时,可以依靠高收入来解决生活上的经济困难,较经济困难患者依从性高。

当患者感受到家属、朋友都在关心自己,所有的人都可以是自己的倾诉对象和坚强后盾时,并且患者提出的问题能得到合理耐心的解答,也有助于提升依从性。

医院供稿



转载请注明:http://www.uookf.com//mjcczz/2018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