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毒感染通常经由快速测验而诊断,可以检测是否呈现艾滋病毒抗体。艾滋病毒检测通常当日得出结果,攸关当日诊断和早期治疗。面临艾滋病风险增加的群体构成艾滋病毒感染的关键人口,且不论流行类型还是当地背景。他们是男同性恋者、毒品注射者、监狱及其它封闭环境居住者、性工作者及其客户以及变性者。
艾滋病毒感染的关键人口多有行为相关的法律和社会问题,这不仅增加他们的艾滋病毒易感性而且降低艾滋病毒检测和治疗项目可及性。
提供艾滋病毒检测服务
艾滋病毒检测应该是一个人自愿之举,拒绝艾滋病毒检测也是应予承认的个人权利。医疗服务提供者、行政当局、家庭成员或性伴强制或胁迫检测艾滋病毒,皆因破坏良好的公共健康实践并侵犯人权而不可接受。许多国家正在使用艾滋病毒自我检测新技术,作为一种额外选项以鼓励艾滋病毒诊断。一个人要想知道自己的感染状态即可采集标本自行检测,然后私下或请他们信任的人解释检测结果。艾滋病毒自我检测不能提供明确的阳性诊断;相反,这只是一项初步检测,尚需医疗服务提供者进一步检测。
任何艾滋病毒检测服务皆须遵循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5C原则:
1.知情同意(informedConsent)。
.保密(Confidentiality)。
3.咨询服务(Counselling)。
4.正确检测结果(Correcttestresults)。
5.链接治疗及其它医疗服务(Connection:linkagetocare,treatmentandotherservices)。
艾滋病毒检测适合诊治艾滋病毒感染或艾滋病情,因此,医生应当鼓励患者接受艾滋病毒检测。治疗艾滋病可延长患者生命或无症状生活时光,因而应该扩大艾滋病毒检测范围,以确保及时识别和治疗有必要的艾滋病毒阳性患者。
医生还应该鼓励暴露于感染风险的个人自愿接受艾滋病毒检测以限制艾滋病毒传播。每当患者拒绝检测艾滋病毒,可将其转介另一医生。当然,这需要另一医生同意接管该患者且该患者同意就诊于另一医生。因由艾滋病毒阳性或因不肯检测而拒绝治疗艾滋病毒感染患者,这违背医学伦理;除非患者若已知感染艾滋病毒则攸关该患者接受恰当治疗。毕竟,谁也不能否认无论艾滋病毒阳性还是艾滋病都是一则坏消息。
医院应该确立患者艾滋病毒检测结果的有效告知机制。艾滋病毒的阴性结果未必限于医患面对面沟通。医生应当劝告暴露于艾滋病毒感染风险的已知个人定期接受艾滋病毒检测,同时提供或转介接受预防性咨询服务。相比之下,医生必须经由医患面对面沟通以揭示敏感的艾滋病毒阳性坏消息,而且履行保密职责。医院必须格外确保患者接收艾滋病毒阳性结果并链接临床医疗、咨询、支持及预防服务。医生必须遵行本国患者隐私保护法规,未经患者允许则不得使用或揭示包括艾滋病毒状态的患者健康信息。
艾滋病毒感染一经确诊就要高度鼓励患者将艾滋病毒阳性结果告知配偶、当前性伴和先前性伴,并促请他或她(们)接受艾滋病毒检测。
公共健康当局可以协助患者告知、指导并提供艾滋病毒检测服务,同时避免揭示患者身份信息。另外,医生应当告知新诊艾滋病毒感染患者:本地公共健康当局工作人员可能与之联络并商定一次自愿会谈,讨论其性伴告知事宜。这就意味着国内医生不必亲自告知艾滋病毒阳性患者配偶或性伴感染风险坏消息,可将艾滋病毒阳性患者个案报告本地疾病控制中心。社区民众不宜苛责医生,除非将来立法要求医生为之。
艾滋病毒检测知情同意
年1月,世界卫生组织发表了艾滋病毒自我检测指南和性伴通知指南——艾滋病毒检测服务综合指南之补充。据此,艾滋病毒自我检测服务的接受者必须提供知情同意才能进行检测和咨询,且口头同意足矣而不必书面同意。
他们应该被告知艾滋病毒检测和咨询过程及其拒绝权利。不要假设询问或报告艾滋病毒自我检测就等于正在给予或已暗示同意。告知任何艾滋病毒自我检测者,既不强制也不胁迫艾滋病毒检测。这对艾滋病毒感染者性伴同样如此。
有一名神志正常的岁女性患者因头痛、颈项强直和畏光入院。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隐球菌性脑膜炎。这种感染可能相关于艾滋病毒感染,遂将此坏消息告诉患者。然而,患者坚决拒绝艾滋病毒检测。医生无论如何都予以检测吗?
实施艾滋病毒检测之前,先要获取患者专门针对艾滋病毒检测的知情同意。这是因为艾滋病毒检测意味着患者工作和社会关系等诸多不良后果,甚至,这在不同国家还涉及住房和医疗保险获得能力等重大麻烦。艾滋病毒检测若已成为不是讳莫如深的医疗常规,则可签署一般医疗同意表单而非签署特制的艾滋病毒检测知情同意表单。一般医疗同意表单必须明确地告知患者可能接受艾滋病毒检测,除非患者明确拒绝。
未经患者同意就检测其血液艾滋病毒属于伦理不合规行为。医生关于该患者医疗的临床职责是持续提供医疗支持、教育并指导治疗选择。这名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终于同意检测艾滋病毒且果然阳性。鉴于机会性感染,医生作出艾滋病诊断并将艾滋病坏消息告知患者。艾滋病是应该依法报告的疾病诊断,该患者当然不例外。
换言之,虽然艾滋病毒检测跃升为医疗常规,却不意味着未经患者同意即可任意检测其艾滋病毒状态,就像手术治疗作为外科医疗常规必须征得患者同意一样。这就是尊重患者的自治权利;其中,患者有权决定拒绝艾滋病毒检测。
然而,医院几乎没有一般医疗同意,却滥用特殊医疗同意。这是卫生系统改良的靶标领域之一。若无一般医疗同意表单则经由医患交谈征得患者同意并录入病历。否则,医生暴露于被指控歧视、污名化患者和过度医疗之风险。
保密与揭示艾滋病毒感染坏消息
与此同时,医生应当确保艾滋病毒检测的医患沟通与实施方式能够尊重患者自治,明确告知并承诺尽最大努力保护医疗信息之患者隐私。寻求和接受艾滋病毒检测服务就是需要保密的事情,而不只艾滋病毒检测阳性结果才是秘密。
一名三十多岁的男性患者被确认艾滋病毒阳性。他说还没准备好告诉妻子,所以要求医生保密。医生承担什么法定职责?怎样答复患者?
国内外都流行艾滋病毒感染,这种临床处境不会罕见。鉴于暴露于严重的艾滋病毒感染风险,医生有责任确保患者之妻知此危险境遇。现行法规要求医生将艾滋病毒感染患者和任何已知配偶或性伴报至公共健康当局。同时,医生有责任鼓励患者亲自告知配偶或性伴;必要时多给患者一些时间,以考虑和准备这种夫妻对话。
未经患者同意就将癌症坏消息告知其配偶,未经患者同意就将艾滋病毒阳性坏消息告知其配偶;医生针对这两种情况所持态度有何不同?艾滋病毒阳性患者配偶或性伴知情权利显著高于癌症患者配偶,理由主要是艾滋病毒的传染性质且威胁公共健康。然而,医生忧惧被指责歧视和污名化患者,因而暴露于医患冲突风险。
揭示艾滋病毒感染坏消息意味着医生陷入伦理冲突。艾滋病毒患者明知故犯地将自己暴露于配偶或性伴,则无论劝导患者面对伴侣揭示艾滋病毒阳性还是医生亲自告知,都是进退两难的临床处境。医生既不该污名化患者也不该介入家庭冲突,也不希望招致患者怨恨。建议卫生系统制定和实施这样一种政策或法规:医生负责鼓励患者亲自面对配偶或性伴诚实揭示艾滋病毒坏消息,公共健康当局负责告知配偶或性伴。
总之,艾滋病毒检测服务提供者和被检测者之间进行的讨论未经后者明确同意,不应该透露给第三方个人。虽然必须尊重被检测者秘密,但是,这决不可用以强化隐藏信息、羞辱或败坏声誉。艾滋病毒检测服务提供者应该经常询问,他们希望告诉谁以及希望怎样做。他们总会受益于面对其性伴、家庭成员及医疗服务提供者分享艾滋病毒检测阳性结果。不过,世界卫生组织标准未必不可突破的最高标准而通常是基本要求。某些国家医疗执业法规要求医生承担警告职责,医生可能考虑是否必须亲自告知艾滋病毒感染者配偶或性伴。另外,医患关系也影响艾滋病毒检测服务提供者和被检测者沟通过程。
咨询服务
如果合适,艾滋病毒检测服务提供者可以成群进行测前告知和测后咨询。但是,任何人皆须有机会在隐私环境中提问。根据艾滋病毒检测结果,任何艾滋病毒检测服务皆须伴随适当和优质测后咨询;为此,品质保证机制和支持性督导制度不可或缺。强烈劝告任何艾滋病毒感染风险暴露者接受艾滋病毒和性传播感染检测服务,以使他们了解自己的感染状况,确保他们及时地获得必要的艾滋病毒感染预防和治疗服务。
世界卫生组织劝告他们配偶或性伴接受同类检测服务。另外,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协助性伴通知方案(AssistedPartnerNotificationApproaches),以使艾滋病毒感染者获得支持——艾滋病毒感染者告知性伴或健康服务提供者帮助为之。
检测结果正确
努力提供优质的艾滋病毒检测服务和品质保证机制,确保获致正确诊断。品质保证包括内部和外部措施,包括全国参照实验室提供支持。
链接治疗及其它医疗服务
需要链接的治疗及其它医疗服务应该包括提供有效和适当的复诊行动。而在医疗服务不可及或就医困难的情况下提供艾滋病毒检测服务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带给艾滋病毒感染者的健康效益有限。结核病是艾滋病毒感染者最常见的疾病和死因。早期发现结核病并迅速链接结核病治疗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可以预防相关死亡。
李庆功医改人人攸关?医改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