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滋病专科治疗医院 >> 爱滋病预防 >> 认识恐艾心理与恐艾症
什么是恐艾症?
艾滋病恐惧症患者(简称恐艾症患者)是指那些反复屡次地接受血清检测和临床评估,虽然结果呈阴性,但却一直深信自己具有与引发艾滋病的病源——艾滋病病毒(HIV)相干的感染症状的个体。根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国内专家提出了“艾滋病恐惧症”的定义:它是一种混合性神经症,其核心症状可表现为焦虑、疑病、恐惧、强制、抑郁症状中的某一种或几种,也可同时伴随与艾滋病的临床症状相类似的躯体症状。疾病具有一定的人格基础;起病常受高危行动历史和生活压力事件的影响;HIV相干检测结果为阴性;患者内心痛苦,反复求医。
哪种人更容易恐艾?
一种是有过高危性行为的人。有调查显示,恐艾者中超过半数的人有过婚外性行为或与从事性交易的人有过密切肢体接触。他们因此遭到内心的谴责,怕染病后会给家人带来灾害,也畏惧社会的轻视,因此产生本身的罪恶感,这类矛盾冲突没法摆脱,被压抑到内心深处,转化为对疾病的恐惧。
一种与其本身脆弱、敏感的人格特质和其他心理障碍有密切关系,尤其和焦虑障碍关系尤其密切。这部份人相对内向、胆小,怕丢面子、失去家庭,容易紧张和神经过敏。因此,恐艾者也可以是没有过高危行动的人,恐惧完全出自自己的主观想象和强制联想。他们常常反复追问同一个问题,如“窗口期到底多长?”“我是不是绝对没有可能被感染?”“我的检测结果会是假阴性吧?”他们更多的恐惧来自经血途径传播,认为“艾滋病的3种传播途径中,其中血液沾染给人们是有很多的想象空间,特别是流血伤口接触到血液,由于小伤口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磕磕碰碰,或在使用工具、刀具划伤随时随地都会出现伤口,一旦接触到他人的血液,就会惶惶不可终日,以致长时间生活在恐惧当中……”“理发师给我剃头时弄破了我的头皮,如果前一个顾客是个感染者,他的血液留在了剃头推子上……”“首先我很难明确接触的陌生人是不是得病,理论上说假设我接触的人是患者,对方的手上有出血或有传染性体液,而我手上又有伤口……”他们会对很多小几率事件或不可能事件假想出“万一怎样”的情境,然后惶恐不安。
另外,对艾滋病认识存在误区也是造成恐惧的缘由之一。其实,艾滋病病毒是一种非常脆弱的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离开人体后,在常温下存活时间很短。只要束缚自己的性行为、不吸毒、不盲目使用血液制品,就没必要担心被感染。艾滋病病毒传播最少需同时具有下面三个条件:对方须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接触了艾滋病病人的体液,如血液、精液等;身体表面有伤口,这样病毒才可能入侵。需要强调的是,除满足以上三个条件外,构成传播还需要有一定的病毒数量、外来压力(如延续来回的磨擦和多个轻微破损共同作用),这样才可能造成感染,皮肤伤口的一般触碰是不会感染艾滋病的。
恐艾者会出现“艾滋症状”吗?
恐艾者由于本身对健康的过分
北京白癜风是怎样引起的北京哪家医院能看好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