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舞元宵:珠海两位古稀老人续演700多年原生态歌舞

鹤舞如祥云,鹤歌得仙韵。3月4日上午,一群“仙鹤”从珠海九洲城前翩然“飞”过。珠海金湾区的两位老人在这里续演700多年的原生态歌舞。

这是珠海首届民间艺术大巡游,市民们可以欣赏到原汁原味的鹤舞、飘色、地色、锣鼓柜、咸水歌、沙田民歌、舞狮、舞龙等珠海的非物资文化遗产。

祖传绝艺源于宋末

那是一片蓝蓝的大海,1叶渔舟在浪中飘荡,海蚌若隐若现。远处传来高亢的鹤歌,3只白鹤迈着优雅的步子,闲庭信步地走来。它们忽而低头寻食,忽而交颈相娱;忽而梳理羽毛,忽而引颈高歌。一群绒毛未退的小鹤跟在后面,忽扇着翅膀……舞龙、舞狮、飘色见得多,舞鹤还是头回见。这鹤舞、鹤歌可是珠海三灶镇的独家工夫,从宋末一直舞到现在。

中间那只白鹤最有神韵,舞者是77岁的老人陈福炎。“先有鹤,再有舞,有舞而有歌。”陈福炎老人告知,宋代时,三灶镇还是一个岛,但已有许多人居住。几近每一个村庄都倚靠着山丘和树林,村庄四周到处是稻田、滩涂。林中有许多鹤,它们清晨飞到田边、滩涂寻食,傍晚飞回树林栖息。当地人把鹤视为仙物,谁都不准猎杀。

“松龄鹤寿嘛,鹤代表着吉祥、长寿。”陈福炎说。与白鹤相处久了,当地人开始模仿鹤的动作、神情舞蹈治白癜风哪个医院最好,有了舞就有人唱歌来和。长此以往,春节时跳鹤舞唱鹤歌成了当地的风俗,延续了700多年直到文革。那时候,3灶的男女老少人人会唱鹤歌,男人都懂跳鹤舞。每到阴历新年初三、初四,三灶人舞一通狮后,就开始跳鹤舞唱鹤歌,最后打拳。当地人说:“麟趾呈祥,凤毛济美。麟与狮通,凤与鹤同,凡狮足踏着的土地,鹤毛飞落的地方就会出现太平盛世,兴旺发达。”清嘉庆年间,3灶的鹤歌鹤舞最为壮盛。

81岁老人自编鹤歌

其实,鹤舞鹤歌最盛之地是三灶镇的海澄村。当今,即便是三灶镇也很少有人会鹤舞鹤歌了,只有海澄人还是年年起舞。海澄村辖七条小村,陈福炎就是海澄正表村人,唱鹤歌的徐钜兴老人今年81岁了,祖上也是正表村人。

陈福炎16岁开始向尊长学鹤舞。每到田里干活,遇到白鹤,他就静静地视察。“白鹤寻觅食品时很高傲的模样,一旦发现目标,就会急步向前猛然啄去。吃完东西,它会在地上擦擦嘴,松松毛。休息时把颈项枕在身上,单腿站立。我就去模仿它的模样。”今天上午,陈老伯把他数十年模仿仙鹤的心得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徐钜兴老人也是16岁开始学歌,与陈福炎是老搭档,一舞一歌。他会130多首三灶民歌,80多首八宝歌,还有白鹤歌。八宝歌也是极稀罕,是当地渔民口口相传的地图,靠着八宝歌可以出航。徐钜兴唱白鹤歌都是自己填词,每句一般7到九个字。今天是元宵,徐老伯即兴给唱了1首:“白鹤仙师白鹤仙,元宵佳节喜气连。各种文艺有实现,全民同庆升年年。”

鹤歌鹤舞后继乏人

说起鹤歌鹤舞后继乏人,两位老人都有些黯然。现在其他村都没有人跳了,海澄村只有3四个老人会跳鹤舞,坚持跳的只有陈福炎。陈福炎说:“跳鹤舞很辛苦,低着头,驼着背,跳久了,颈椎很痛,年轻人都不愿学。”眼下,3灶的稻田愈来愈少了,许多滩涂也被填了,食品少了,白鹤也就少了,年轻人想模仿也不容易。徐老伯说,虽白癜风能彻底治好吗然有儿子、孙女,但他们都不愿意学。“我把歌词写给他们,他们都不唱。”

去年12月23日,两位老人的鹤歌鹤舞在珠海市第三届民歌大赛中获金奖,两位默默无闻的老人忽然成了名人。今年,鹤歌鹤舞与斗门的锣鼓柜、咸水歌等一起参加珠海非物资文化遗产的巡游。本报林丹摄影报导

图:徐钜兴唱起鹤歌,陈福炎带领的“鹤群”舞起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uookf.com//mjccwh/92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