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健

提个醒|青年学生要懂得艾滋病防治!

生活圈|控糖有“门道”,水果米饭这样吃!

12月1日是第31个“世界艾滋病日”,宣传主题是“主动检测,知艾防艾,共享健康”。南京市疾控中心艾滋病性病防制科副主任朱正平介绍,近几年南京每年都有18周岁左右的中学生感染艾滋病病例发现,今年又有不到10例,最年轻的17岁。很多是高中阶段甚至有初中阶段就感染艾滋病的病例。

一个真实案例

小林是一名在校的大二男学生,就读于名校。在校期间,他经常用“X信”,“X陌”等社交软件“约一约”。

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在一次体检中,他发现自己被感染了艾滋病。随后,他将这件事情告知了父母,父母知道之后非常惊讶。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小林的父母给儿子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不干涉小林性取向,但是需要他娶妻生子

你还觉得艾滋病离我们遥远吗?

艾滋病是一种传染性疾病,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后,免疫系统会持续地遭受严重破坏,如不及时发现和治疗,会因免疫系统遭到破坏,引发肿瘤等严重疾病,病死率很高。

青年学生艾滋病疫情呈显著上升趋势,新发现的学生感染者和病人以性传播为主,特别是同性性传播。

近年来,青年学生(15-24岁)报告感染者人数呈增长趋势,从年的例,上升到年的例。

艾滋的传播方式

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是艾滋传播的三种途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伤口渗出液中含有大量艾滋病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另外,经注射吸毒感染也是一个主要的传播途径。

国家卫健委表示,我国艾滋病防控政策日益完善,防治经费逐年增加,输血传播基本阻断,全面实施临床用血艾滋病病毒核酸检测全覆盖,经输血及使用血液制品传播病例接近零报告。

我国目前90%以上的新发现病例都是通过性接触感染的,性接触是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艾滋病病毒可通过性交(阴道交、口交、肛交)的方式在男女之间和男男之间传播。性伴侣越多,感染艾滋病的危险越大。男男同性传播已成为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

这些行为不会传播

在日常的生活中,艾滋并不容易传播。艾滋病病毒离开人体后,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如共用马桶圈、电话机、餐饮具、卧具、游泳池或浴池等公共设施等;咳嗽和打喷嚏不传播艾滋病;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

而这常常是人们认知上的缺失之处,也就导致了艾滋病患者在社会中遭受了许多歧视和冷遇,感受不到社会的温暖。

艾滋病的检测

艾滋病感染者有长达8-10年的潜伏期,期间多数人和正常人在外表上是一样的,无法从外表上看出感染与否。即使有人有一些症状,也并非艾滋病感染者所特有,仅凭这些症状不能确定其感染艾滋病。

因此,感染HIV病毒无法从身体外表或自身症状来判断。要想了解是否感染HIV,只能到当地疾控中心或者医疗机构的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门诊(室)进行咨询检测。

同时,还要注意。在发生过高危性行为后,通常并不能立即从身体中检测出HIV抗体,而从发生高危性行为到试剂可以检测出感染HIV的这段时期叫做窗口期。由于不同的试剂和技术,通常窗口期大概要持续2-12周左右,因此在这段时期内,即便得到HIV阴性的结果,也不能完全保证没有感染HIV,需要在窗口期过后再次进行检测。窗口期感染者处于感染急性期,体内病毒载量高,发生高危性行为时传播HIV风险更大。

艾糍病患者的常见症状

艾滋病病毒会缓慢破坏人的免疫系统,若不坚持规范治疗,发病后病情发展迅速。发病后的常见症状有:皮肤、黏膜出现感染,出现单纯疱疹、带状疱疹、血疱、淤血斑等;持续性发热;肺炎、肺结核、咳嗽、呼吸困难、持续性腹泻、便血、肝脾肿大、并发恶性肿瘤等。而且,目前它不可治愈。

青年学生该如何保护自己

坚持每次正确使用安全套,可有效预防艾滋病/性病的感染与传播!

正确使用安全套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使用前应特别留意安全套的出厂日期和有效期,确保安全套不过期;要将安全套前端的小囊捏瘪,排出空气。

?每一次性行为都要使用新的安全套,不重复使用。

?全程都要使用安全套:即在阴茎接触阴道、肛门或口腔之前,就要戴上安全套。

?良好的润滑对防止安全套破裂是很重要的;只能使用水性的润滑剂,油性润滑剂容易造成安全套破裂。

?射精后应立即抽出,注意安全套有无破损。如有破损,应考虑去相关机构进行咨询检测。

正确的性观念很重要

掌握科学的性知识,树立正确的性观念,保证安全的性行为。性既不神秘、肮脏,也并非自由、放纵。性冲动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是成长的必经过程。

青年学生应积极接受性健康教育,丰富课余生活,提高自制力。

艾滋病目前没有疫苗可以预防,拒绝毒品、自尊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艾滋病的根本措施!

当人感染HIV后,体内免疫系统就会持续遭到破坏,由此可能会增加机会性感染、肿瘤等发生的机率。

因此,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需要终生治疗,由此产生的治疗费用较高,同时也会给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带来沉重的精神压力。

控糖有“门道”,水果米饭这样吃!

目前,我国20岁以上成年人中,糖尿病发病率已经达到了11.7%,也就是说,十名成年人就有一人是糖尿病患者。糖友饮食控制有“门道”,到底如何吃才能在享受美食的同时,既保持合理体重,又能控制好血糖呢?

做好“”轻松享受美食

科学饮食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它可以协助血糖维持在理想水平,控制血脂、血压,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同时减轻胰岛β细胞负担,帮助人体维持合理的体重。但是科学饮食不等于什么都不能吃不能喝,科学饮食的目的也是希望控制病情,最终能够享受美食。糖友们可以在医生的帮助下,计算自己控制理想体重所需的每日能量,再由此安排每日的饮食。

一般来说,糖友饮食可遵循简单的“”原则:

?每天1袋牛奶;

?每天g~g碳水化合物;

?每天3个单位优质蛋白(1单位优质蛋白=猪肉50g=鱼肉g=鸡蛋1个);

?记住4句话:有粗有细、不甜不咸、少吃多餐、七八分饱;

?每天g蔬菜。

总之,要做到不挑食、不偏食,保证食物品种的多样化,全面获得营养。

具体怎么吃

主食类(即碳水化合物)食物是最经济、最主要的能量来源。而碳水化合物中往往含有两大类的“糖”。

常见的含糖点心、饼干、水果、饮料、巧克力等一类食品,包含的是可以产生能量但不含其他营养物质的“简单糖”,不建议糖友多吃。

而米饭、面粉、土豆等食物中的淀粉则含有“复合糖”,这一类的“糖”不会使血糖急剧增加,并且体积大、饱腹感强,可以做为糖友身体能量的主要来源。

需要注意的是,在生活中很多人是把土豆作为蔬菜吃的,实际上土豆淀粉含量极高,如果吃了土豆,是应该相应减少米饭的进食量的。

大部分水果也是甜味的,糖友会担心含糖量太高。那么,水果到底能不能吃?怎么吃?蔡梦茵说,只要讲究时机、种类和数量,水果也是可以放心吃的。时机选择上,在血糖控制比较理想的情况下可以适量吃水果;吃水果的时间建议选择在两餐之间,选择低糖分瓜果如苹果、梨、桔子、桃、草莓等。苹果、梨一类的水果,一只最好也分开几次吃完。荔枝、龙眼、榴莲等糖分重的水果,糖友就尽量不要吃了。

怎样减少饥饿感?

控制饮食总是会让糖友们觉得容易饿。怎样才能减少这种“饥肠辘辘”的感觉呢?

?放慢吃饭速度,每口饭菜多嚼慢咽。

?讲究吃饭顺序:先喝清汤,再吃蔬菜。

?少食多餐,分餐解饿。

?降低多盐口味。

?粗粮代替细粮。

来源:江苏疾控、江苏新闻广播、人民网

本期编辑:季永春

往期回顾

▲办公族女性最易得“鼠标手”!这样预防最重要!

▲鼻涕也分五颜六色?这其中的奥秘家长不可不知!

▲经常头痛会患脑梗死吗?有这些症状要当心!

▲油腻的中年如何躲过健康危机?看这里!

指导单位

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江苏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

协办单位

江苏省健康教育协会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承办单位

江苏省预防医学会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教育频道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教育频道

出品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收看节目视频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uookf.com//mjcczl/2045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