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订阅哦!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了“全城找虫令”,抓到这种虫子,一只奖励8块钱!

捉虫啦!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了“全城找虫令”,悬赏捉拿一种叫做锥蝽的小虫子。市民若抓到这种虫子,一只奖励8块钱!

发布“找虫令”后,广州市民都激动了!已经有各区的市民共抓到了十多个标本送到了相应的疾控中心,其中不乏与锥蝽非常相似的虫子。

广州市疾控中心公布的热线电话甚至一度被“打爆”!

不过也有市民表示担心,捉虫时要是被咬了怎么办?

那么问题来了!上海有这种虫吗?

别方!

今天,周到君从上海市疾控中心了解到,上海没有发现这种虫子!

我国尚无感染美洲锥虫病的病例报道,目前仍为非流行区。它并没有那么可怕,市民可以“淡定”。

因为锥蝽能传播美洲锥虫病,而有学者把这种病称为“新型艾滋病”。

什么虫子那么厉害能传播「艾滋病」!?

上海市疾控中心专家解读:

确实存在这种虫子,但其所致疾病和我们熟知的艾滋病并没有直接关系,所以警报解除,大家可以不用方啦!

上海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治所病媒防治科主任冷培恩进行了详细解答:

提问一:上海有没有发现这种虫?

锥蝽,因头部狭长似锥而得名。成虫体长25mm左右,椭圆形,尾部尖或平,色黑或暗褐,腹部侧缘有红或黄斑。

我国尚无当地感染的病例报道,目前仍为非流行区。但有相类似的锥蝽媒介存在,已记录的锥猎蝽亚科有两种,但尚无传播人畜疾病的报道。

红带锥蝽在我国南方常见,国外曾有报道红带锥蝽体内查见天然感染的克氏锥虫。目前在南方四省有锥蝽分布。

提问二:为何被称作“新型艾滋病”?和艾滋病传播途径、严重程度有何不同?

美洲锥虫病隐匿性非常强,人类感染后不容易被发现,如没能及时治疗,将对人类健康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危及生命。

由于这病确诊率低,无疫苗可以预防,并且到病程晚期没有特效的药物,因此,有学者把它称为“新型艾滋病”,出发点是想引起大家对每周锥虫病的重视。

但是美洲锥虫病与艾滋病有本质的区别,是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两者病原体不同。

艾滋病是病毒感染,美洲锥虫病是感染克氏锥虫。艾滋病是通过血液、输血、性传播、吸毒等途径。

而美洲锥虫病是寄生虫病,主要是通过通过接触吸血锥蝽臭虫受感染的粪便/尿液传播。

提问三:锥蝽会吸食人血,也被称为“接吻虫”。它们专门叮咬人的面部,喜欢寻找皮肤较薄的区域下口,如唇部、眼睑等,同时也会叮咬其他部位。这种说法对吗?

锥蝽会叮咬人的面部,嗜好叮咬面部皮肤较薄地区叮咬,眼睑、口唇等。可能存在着传播美洲锥虫病的风险,枯氏锥虫(也叫克氏锥虫),主要分布于南美和中美(如阿根廷、巴西、智利、乌拉圭、委内瑞拉等国)。传播媒介有多个种类锥蝽。

提问四:有什么预防措施吗?

再有锥蝽活动地区,居民应改善居住条件和房屋结构,清除房屋周边地面硬化,无杂草、堆物,建筑物的墙面涂石灰涂料,或利用滞效杀虫剂对房屋及周边地带实施喷洒。居家安装纱门纱窗,晚上阳台的灯少开,因为它夜间出来活动,它有趋光性,如果开灯容易把他吸引进来;外出野外活动要注意个人防护,穿长衣长裤加强保护。

得了锥虫病后会出现什么症状?

专家们透露,分急性期和慢性期:

急性期,为最初感染的两个月左右。此时有大量寄生虫随血液循环,但多数病例无明显症状且无特异性。感染者中不足50%的人,出现皮肤损伤或眼睑青紫肿胀。大部分人表现不一。

慢性期,寄生虫主要隐藏在心脏和消化道肌肉中。约30%的患者出现心脏障碍,还有少数出现消化道、神经或混合病变。

文字

陈里予

图片

网络图

编辑

沈伟锋

周到健康







































北京哪所医院治白癜风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好的正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uookf.com//mjcczz/1991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