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滋病专科治疗医院 >> 爱滋病护理 >> 从艾滋病诊断结果,看诡计论为何不靠谱
从艾滋病诊断结果,看诡计论为何不靠谱
我们应当不止一次听说这样的:
某某人被诊断为艾滋病毒(HIV)阳性,在得知自己稀里糊涂患上艾滋病以后,这人对生活和社会完全失望,开始报复社会,不断找人约炮,乃至做出违背法律的一系列行动……结果,等到复查的时候却发现,原来竟是一场误诊,医院要求赔偿。
听了这样的故事,我们肯定认为,医生和医院实在太不负了,怎样能如此误诊?
其实,大家有医院了!
根据现在的技术手段,如果一个人真的患了艾滋病,那末医院里有99.9%的掌控把HIV阳性给检查出来;如果一个人不携带HIV,那末检测的精度更高,99.99%不会从他的血液中检测出HIV(专业术语说,有0.01%的假阳性)。
虽然精度如此之高,医院的血液检测中,发现HIV呈阳性,那末,这个人真正携带艾滋病毒的可能性有多少呢?
别急着回答——由于答案可能远远违背你的直觉。
如果要计算这个人患艾滋病的几率,还需要一个关键数据:人群中HIV的携带比例,假定这个数据是0.01%,也就是平均1万个人里有1人携带艾滋病毒,这样一来就可以用几率统计学中的贝叶斯定律来计算这个人患艾滋病的几率。
贝叶斯公式基本表达以下:
p(AB)=p(A)*p(BA)/p(B)
其中,A代表我们感兴趣的事件,本计算中代表“患艾滋病”;B,代表一个与A有关联的事件,本计算中就是“HIV检测为阳性”,P(A)代表A产生的几率,本计算中是指人群中艾滋病的发病率;p(B)表示B产生的几率,本计算指人群中“HIV检测为阳性”的几率;p(AB)的意思,就是B产生的情况下,A成立的几率,是我们求解的内容;p(BA)就是表示A产生的情况下B产生的几率,本计算中就是某人携带艾滋病毒情况下“HIV检测为阳性”的几率。
这样一来:
p(A)=0.01%;
p(B)=(1*99.9%+(.99%)*)/=0.%
p(BA)=99.9%
p(AB)=0.01%*99.9%/0.%=49.%≈50%
结论已出:
即使医院有99.9%的掌控将艾滋病患者检验出来,冤枉一个没有得艾滋病的健康人检测出HIV阳性的几率只有0.01%,终究计算下来,一个人HIV检测为阳性,真正携带艾滋病毒的几率也唯一50%!
这么算下来你就明白,医生和医院其实真滴是有点儿冤枉。
讲了这么长一个故事,并且用贝叶斯公式给你装逼了一下我的几率基础(诚实说,在大学里《概率论》这门课我刚刚及格而已),就是想告知你,用这个办法,很容易证明财经领域的绝大多数诡计论其实靠谱程度都极低极低。
本质上说,诡计论是“决定论”的一种变形,而卡尔-波普尔在《历史主义的贫困》一书中曾用简单的逻辑令人信服地驳倒了决定论。
首先,人的预测总是建立在已知的知识上,但未来世界的发展是建立在未来的知识上,这类知识未曾产生之前,不可能做出准确预测。如果不能做出准确的预测,又怎样进行操纵呢?无数个小诡计构成的宏大诡计又怎样可能成功?
注意,我并没有完全否认小范围内的诡计论。
如果是小范围的诡计,其计算误差在可容忍的限度内,还是有可能成功的。但是,如果涉及到大量的人和事,像连环套一样,一个诡计连着另一个诡计,终究欺骗不计其数的人,欺骗全国、全世界人民几十年、上百年的财经诡计,那是完全不可能的事件。
例如,财经红郎大师,动不动就大肆宣扬转基因食品、转基因农作物是美帝国主义控制我中国农业的诡计,依照他的写法,从高盛到孟山都,从美国农业部到中央情报局,为了推动转基因毒害中国人民的事业,他们环环相扣,一个大诡计接着另一个大诡计……
还有一个号称甚么甚么元智库的主笔,动不动都是美帝国主义又在针对中国做什么样的财经大诡计,然后我大中华大领导果然英明神武,奇妙应对,并终究成功化解;或就是我中国大领导又出了甚么英明举措,把美帝国主义的罪行诡计打得屁滚尿流,一个伟大的成功接着一个更加伟大的成功……
如果这点儿学术素养,我只能“呵呵”,再加上一个“呵呵”!
目前的中国财经界,最流行的是“美国诡计”;更早些年,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流行“英国诡计”;如果查阅文献,你会发现,20年代至30年代流行过“俄国诡计”;更早的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中国最流行“日本诡计”……
我常常举例,诡计论者如果是个哑吧,走在街上看见他人说话,肯定认为这是他人的诡计;诡计论者如果是个秃子,走在街上看见他人甩头发,肯定认为这是他人的诡计;诡计论者,如果是个瘸子,他走在大街上,看见迈动双脚走路,肯定认为这是他人的诡计……
人们产生诡计论其实不奇怪,但如果诡计论在某个国家特别流行,最核心的缘由最肥沃的土壤在于行政权力运行和利益分配的不透明,由于黑箱,所有人只能猜想,猜想嘛,就距离诡计论不远了——且不论背后到底有没有诡计,但大家的揣测与传播,本身就是在强化诡计论。
正如有人所说,“信息封闭是任何洗脑的条件,也是诡计论流行的条件,在信息整体封闭的环境下,多元信息难以取得和传播,听不见不同声音,没有自由竞争,就更谈不上在竞争中淘汰错误,接近真谛了,长时间处于这样的环境下,人们多习惯了接受既有的结论,习惯了服从权威而不是服从真谛,只要是某名人说,某领导说,便不假思索地认可。少数人虽有质疑精神,却欠缺逻辑训练,也没法独立地辨别是非。
民众的诡计论思惟不但常常被一些别有用心的统治者所利用,也常常被五花八门的各种正式非正式的骗子所利用——凡是诡计论流行的地方,总是显得傻子太多,骗子不够用。
好吧,我不用甚么贝叶斯公式装逼了,借助于卡尔-波普尔的论证进程,我用最简单的几率计算公式来告知你,财经领域的宏大诡计论为何基本都是在胡扯?
由诡计事件A引发事件B,假定其成功几率70%,明显是可以诡计一下的;
然后,诡计事件B引发事件C,假定其成功几率仍然是70%,明显也是可以诡计一下的;
然后,诡计事件C引发事件D,假定其成功几率仍然是70%,明显也是可以诡计一下的;
……
一些宏大的财经诡计论,诡计步骤和链条常常在10步以上,我们这里无妨假定这些诡计事件仅仅只是经过了5次传递,每一次的诡计成功几率都是70%,从最初事件A到终究事件F,来看看其可靠性到底有多少?
其成功的可能性计算很简单:0.7*0.7*0.7*0.7*0.7=0.。
换句话说,本来每个诡计事件成功的几率有70%,但如果一环套一环,从A事件到F事件,诡计成功的几率就只有16.8%,从几率上看,这类可靠性已毫无意义了。
如果某个财经领域的诡计论由一连串的事件构成,你可以数数有多少个环节,然后用每一轮事件成功的几率相乘,就是诡计终究成功的几率——一样以每一次诡计成功几率70%计算,经过10轮的几率,其成功几率已下降到了不足3%(2.8%)。
小诡计侃侃可以怡情文娱,中诡计研究劳心伤神且可靠性极低,若是多到无数个小诡计构成的大诡计论,那肯定是胡扯8道!
路瑞锁,财经谎言揭穿者,货币金融变迁史研究者,著有《为何我们愈来愈穷》、《都是货币惹的祸》等财经畅销书,现居杭州、北京两地,赶忙点击标题栏下的路财主
白癜风的初期症状表现北京治疗白癜风要多少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