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患者主要包括四组人群:即男性同性恋者;静脉注射麻醉品成瘾者;海地(Haiti)人(非同性恋患者,非静脉注射药成瘾者)和血友病患者。本病在这些高危人群中迅速流行,提示它可能是由一种病原体引起的,它的传播途径包括性传播和血源传播。美国亚特兰大的疾病控制中心(CDC)把这一类疾病归纳为一个病名,叫做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c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按照这一英文病名的第一个字母缩写为AIDS,中文译为艾滋病是按照AIDS的音译。当时认为此病是因免疫功能失调,表现为卡波西肉瘤和卡氏肺囊虫肺炎和其他机会感染的一种疾病。
迄今所止,人是艾滋病病毒的唯一宿主或传染源,这一点似与其他各市地多传染病不同,目前尚没有证据说明动物是本病的传染源。已经确诊的艾滋病患者无疑是本病的传染源,但实际上临床上无症状的感染者更是危险的传染源,因为艾滋病患者的感染艾滋病病毒后并不会立即发病,要经过一个潜伏期,在潜伏期,病人除了体内有艾滋病病毒外,可以照常工作和学习,只有经过血液或其他体液检验才可以知道已被传染,这种无症状感染者很难被发现,而体内长期带有病毒,具有传染性,随时都可以把病毒传播给他人,这就是艾滋病难於控制的一个重要原因。
目前已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多种体液中,包括精液,阴道或子宫颈分泌物、血液(血浆游离病毒或细胞相关病毒),脑脊液、唾液、泪液、尿液、乳汁、脑组织和淋巴液分离到病毒,但这并不表明所有这些体液均可造成艾滋病病毒的传播。目前认为最具有传染性的体液是血液、精液、阴道或宫颈分泌物,它们的艾滋病病毒分离率最高,传染性最强。而其他体液能否引起艾滋病病毒的感染还没有被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