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出现了一条重磅的新闻。
据人民网报道,“一对双胞胎的基因经过修改,使她们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
报道中她们使用的是CRISPR基因编辑技术。
这个东西大家肯定也很陌生,我下午也看了很多研究报告。
简单来说,就是应用CRISPR这种技术来改变基因。
它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相当于导航,可以定位到需要修改的基因片段。
另一部分相当于手术刀,可以直接咔嚓咔嚓把不合适的片段剪掉或者替换掉。
贺建奎团队通过这个技术把两个婴儿有关艾滋病的基因片段进行了编辑,这个事出现了激烈反弹。
先是在伦理和安全性上被大家q,医院是莆田系,又被大家扒出来很多黑料。
再扒扒后发现,这个事营销大于技术的突破。
医院一看舆论不对,赶紧跑出来撇清关系说没搞这个事。
虽然这个事存在很大的问题,但这个技术本身确实很牛逼,在年被《科学》杂志评为年度十大科技突破之首。
医疗医疗行业上技术的突破,往往可以带来很大的想象空间,相关的投资也能赚得盆满钵满。
从涨幅上来看,医疗医药行业确实是过去十几年里各一级行业涨幅之首,但个股风险相当巨大。
医院天天人满为患,人口老龄化又相当严重,就觉得医疗医药能搞,要发。
直到前段时间长生生物给不少人当头一棒,才意识到里面的风险。
医疗医药因为相当专业,遇到黑天鹅也是常有的事,雷格外多。
年4月3日,天圣制药董事长刘群因涉嫌职务侵占罪被重庆市公安局调查。
年7月7日,华海药业缬沙坦NDMA超标遭欧美进口禁令。
年7月15日,长生生物让很多人下课甚至蹲大狱,它更是直接被退市。
年7月27日,通化东宝受市场传言管理层变动直接跌停。
年7月30日,美年健康受周末前员工举报医生资质不符同样跌停。
年8月31日,复星医药旗下企业员工向重庆药监局举报子公司重庆医工院五宗罪,复星医药两天跌了10个点。
还有当年重庆啤酒研发乙肝疫苗失败后,跌了近80%。
不仅风险大雷多,相关概念的分类也极为专业。
有制药的,有提供医疗服务的,有卖医疗器械的,有做医疗零售的。
所以,如果你不是专业人士,不建议你去碰相关的个股,想要投资医疗医药不如选择相关行业的指数基金。
医疗医药行业指数基金里,规模超过1亿以上的都不太多,给大家推荐两个不错的:
另外,如果你想冒点风险,追求更高的收益,可以选择一些专业人士操盘的主动型基金。
例如上半年中欧的学霸葛兰,本科就读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专业,后赴美国西北大学先后取得生物医学工程硕士、博士学位。
她是医疗健康主题基金中,唯一具有美国医学博士背景的基金经理。
还是那句话,不懂不投,如果真觉得某个行业机遇不错,不如把钱交给这个领域最专业的人。
上一篇:不要让低配毁掉你的人生
推荐:忽略了这点,竟少赚55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